有时只要知道朋友出远门就会“假假”(一点都不假,摆到明就是了)明示要手信。=P
要了一大堆手信,却留在朋友身边没去拿……哈哈!是不是有够“臭脚”?
志在过程,不在礼品。嘻嘻……
结果,上星期还要珊妹特地送来槟城给我,有够大牌呢!哈哈!感动-ing~
还有上个月才到手的中国海南岛手信,也是留在友人身边两、三个月了……哈哈!
珊妹的前几个月的全部手信……
香港迪斯尼乐园的笔+钥匙圈……
香港的冷帽……
海南岛的罐子……
虽然有些东西并非笔墨所能完美的表达出来……但我相信,文字与文法还是有一定的力量! 欢迎来到“小几转角处”…… 谢谢你的到访。 就算你来匆匆、去匆匆,你的足迹依然会为我的部落格……增加到访人数!哈哈哈……
廖化,字元俭,是蜀国的后期将领,以勇敢果断著称。廖化最初为关羽主簿,随关羽守荆州时兵败被吴国俘虏,但用计逃回蜀国。后三国时期,廖化多次参与北伐活动。廖化是三国中经历了魏、蜀、吴整个兴衰过程的极少数的人物之一。
刘禅,字公嗣,小名阿斗。刘备的长子,即蜀汉的后主。刘备去世后,刘禅继位成为蜀国皇帝。刘禅庸碌无能,军国大事先后全权委任与诸葛亮、蒋琬等。诸葛亮等贤臣相继过世后,刘禅无力把持国政,官黄皓开始专权,蜀国逐渐衰败。后来魏国大举伐蜀,刘禅投降;举家迁往洛阳,几年后过世。
事典介绍:
扶不起的阿斗?
刘备去世后,刘禅(小名阿斗)继承了蜀国的基业。刘禅继位时由诸葛亮等贤臣辅佐,后来这些人先后去世了,蜀国也很快就被魏国消灭了。刘禅投降于魏国,发生了一起“乐不思蜀”的事件。正因如此,后人用“扶不起的阿斗”比喻那种懦弱无能、没法振作的人。
乐不思蜀……
魏国大军侵入蜀国,势如破竹。姜维最终抵挡不住,兵败。刘禅惊慌不已,为了保命,他赤裸着上身、反绑双臂,叫人捧住玉玺出宫投降。刘禅做了魏国的俘虏,同时还有一大批蜀国臣子也一块儿成为俘虏。
蜀汉灭亡后,刘禅移居魏国的洛阳,被封为安乐县公。司马昭虽然知道刘禅无能,但是对他还是有点怀疑。害怕他表面上装成很顺从,暗地里却存着东山再起的野心。所以司马昭有意要试一试刘禅。
有一天,司马昭设宴款待刘禅,吩咐属下演奏蜀地的乐曲,并以歌舞助兴。此时,蜀汉旧臣们想起亡国之悲痛,个个都掩面或低头流泪。唯独刘禅怡然自若,毫无悲伤之意。司马昭见状,便问刘禅:“安乐公,你有想念蜀国吗?”刘禅回答,道:“这里很好,很快乐,我并不想念蜀国。”
散席后,刘禅的近臣郤正教他说:“下次司马昭再这样问,主公应该痛哭流涕地说‘蜀地是我的家乡,我没有一天不想念那里。’,这样也许会感动司马昭,而司马昭会放我们回去。”
果然不久,司马昭又问到了这个问题,刘禅就装作悲痛的样子,照剧本说了一遍。不过就是挤不出眼泪来,就只好闭着眼睛。司马昭听罢,就问:“这句话是人家教你的吧?”刘禅睁开眼睛,吃惊的说:“是呀!正是人家教我的,你怎么知道?”
司马昭很肯定刘禅的确是胸无大志的人,就不防备他了。
后人引用这句“乐不思蜀”来比喻在新环境中得到乐趣,快乐的忘了本,不再想要回到原本的环境中去。
事典探讨:
蜀中无大将,廖化做先锋?
这是中学时代的名句精华之一,所揭示的是三国后期蜀汉人才奇缺的历史事实,后来则引伸为泛指因为没有杰出人才,平庸之辈也能侥幸成名。
三国后期真的没有人才吗?我却不以为然。
首先,要谈的是什么是“先锋”?先锋是行军或作战时的先遣部队;多为探路、开路,或者先去突击、试着与敌人一博,以便灭敌人威风。所以,先锋往往都是勇将、猛将。
或许蜀国后期的确是缺乏猛将级人物,廖化这个老将身担先锋的任务。但是仔细一看,其实廖化一路走来的战绩也不赖的。廖化的战绩:击破南安太守游奕,射杀广魏太守王赟,抵抗郭淮进攻,迎回胡王治无戴等部落。 虽然战绩不是很出色,但是至少不是无能之辈。
所以呢,我个人认为“蜀中无大将,廖化做先锋”这句话,其实是指蜀国年轻一代没有杰出人物,非得要老将廖化当先锋。补充,其实这句话主要并不是指廖化无能,而是对廖化的肯定、对蜀汉末期年轻一代的叹息。
你认为呢?
第五节:廖化VS无能? 平凡如我也能成功
蜀汉公司在刘备当老板时,吸引了无数经理人加盟。在刘备的大力推动、各位经理人努力工作的情况下,蜀汉公司能人辈出,最终让天下三分的初始发展构想成为事实。
廖化虽然能力不高,但做事情极其认真,关羽慢慢地也喜欢用廖化做事。后来关羽在市场上吃了东吴公司的一个闷亏,就让廖化请救兵,救兵没有请回来,关羽已经被人家给收拾了。
荆州公司被对手公司收购,廖化跟其他荆州干部全部到了益州,在益州公司廖化继续受到刘备的重用。刘备死后,诸葛亮上北方抢市场,因为廖化做事确实认真,诸葛亮调任廖化担任部门副经理。廖化也确 实争气,在经理的岗位上做得还真不赖,虽然被对手公司取笑,但廖化丝毫不见怪,笨鸟先飞,勤能补拙嘛。几次市场争夺后,廖化因功转正做了部门经理。
廖化晚年时公司倒闭,但廖化一个卖馒头的,已经做到蜀汉公司的部门经理,确实让人惊叹不己。
能力低也能成大事
廖化能力低是不争的事实,很多人只看到了廖化的弱点,并没有仔细想想廖化的优点。
廖化能够当经理,跟廖化自身的努力是分不开的。廖化做事情极其仔细,做事情干净利落从不拖泥带水,虽然很多事情做的并不是很好,但至少表面看上去,你挑不出错误来。没有能力创新,但廖化用他的勤奋努力弥补了这个缺点,始终能够让部门运转,这就是廖化的一大优点。
实际上,别说廖化无能,很多自觉能力很高的经理人,还不如廖化。比如说关羽,他能把一个公司给搞垮了,如果廖化是分公司老大,一旦觉得公司有压力了肯定去搬救兵,起码不会像关羽一样把公司产业赔个精光。
普通人的成长阶梯教室
忠诚第一。如果发现自己的能力确实不高,那就认了吧,没有什么关系。公司调任职员担任领导时,能力其实并不是第一要素,忠诚度考核才是最重要的。只要你对公司忠心耿耿,老大肯定心里有数。到时候,老大会觉得你对公司足够忠诚,从而调用你去负责一些重要的岗位。
勤能补拙。再聪明的人,如果懒,那就什么指望也没有。
“江郎才尽”里,江郎借口自己的笔被别人拿走了,所以写不出好文章,那是蒙人的。事实的真相是,江郎发达后除了吃就是喝,再也没有努力工作过。人勤快一点,做的事情自然多,积累的经验自然也多。
做事仔细。能力不高没关系,做事情仔细点每个人都可以做到。事实上,几乎所有的领导都讨厌做事不仔细的人,尤其是那些自以为是的“聪明人”。这也是为什么社会上很多自诩能力极高的人,始终没有出头之日的最重要的原因。
做事干净。做一件事情就了一件事情,尽管做得不是很好,但只要你能够基本完成任务,老大对你的期望也就达到了。老大并不指望你有什么创新行为,只要你做事情干净利落,不给老大“找麻烦”,那就是你最大的成绩。
现代职场启示
现代职场上几番争斗下来,很多人发现自己原来并不是那样聪明,灰心失望之下,慢慢放弃了对事业的追求。其实能力问题确实是制约一个人成长的因素,但不是关键因素。像廖化那样,对公司忠心耿耿,工作认真、做事仔细、干净利落,最后你还是有升职发展的机会的。
一个人能力低不是错,如果把能力低当成借口不想努力提高,那绝对是这个人的错了。
什么是名?什么是字呢?
现在已经很少人使用了,可说是近乎零。
有两种说法。
其一,根据记载,古时男子二十岁及冠(汉语大词典:古时男孩满二十岁举行冠礼,表示已成年)时取字,女子十五岁及笄(汉语大词典:古时女孩满十五岁把头发绾起,笄(jī):簪(zān)子,用来束发)或许嫁时取字。
其二,先有名而后有字。婴儿出生后三个月取名,而只有男性才需取字。男性二十岁举行冠礼时取字。
根据《礼记·檀弓》上的说法,在人成年后,需要受到社会的尊重。
同辈人直呼其名显得不恭,于是需要为自己取一个字,用来在社会上与别人交往时使用,以示互相尊重。
因此,古人在成年以后,名只供长辈和自己称呼。也有言,长辈是指父母及老师。可见古时候老师的地位是多么的高,与父母同辈耶。正所谓“一日为师,终身为父”。
补充一下,自称其名表示谦逊。而字,才是用来供社会上的人来称呼。称呼对方的字表示尊敬,直呼其名表示无礼、冒犯。
字,有一言字、两言字、三言字的形式。但以两言字居多。
正如我所提到,名与字是相关的。
字往往是名的补充或解释,这叫“名字相应,互为表里”,故字又称作“表字”。
以下为名与字的一些组合方式。
一、相成相反:名与字是一对同义词,互相解释;或名与字是反义词,互相对立。
举例:
诸葛亮字孔明,陶渊明字元亮(亮既是明,明既是亮,明亮互持)。
周瑜字公瑾,诸葛瑾字子瑜(瑜与瑾乃美玉、美德之意)。
韩愈字退之(愈有超越的意思,太嚣张,所以以“退之”这一个比较谦厚的字来互补)。
杜甫字子美(甫字乃古代男子美称,故以美互之)
二、引伸扩充、辨物统类:连义推想,引而伸之;名包含在字中或字包含在名中(既是说字在名的意义基础上引伸);或名上加辞,扩而充之(在名后面加一个字,合起来就是一个词)。
举例:
屈平字原(平原为一词)。
赵云字子龙(云纵龙)。
岳飞字鹏举(大鹏展翅高飞)。
*注:在我参考的资料(网上流传,不知谁人写的,应该会有错误吧?),有举项羽为例。他说:项藉字羽(藉乃喜鹊,羽乃喜鹊的一部分。然而我所知道的藉不是这个意思,故此删之……)
三、以干支五行命字或以排行命字:
举例:
伯仲叔季(乃古代兄弟姐妹排行):孙坚四子,孙策字伯符、孙权字仲谋、孙翊字叔弼(bì)、孙匡字季佐。
吕布,字奉先,擅长骑射、臂力过人、骁勇善战,享有“飞将军”的美誉。民间有一言曰“人中吕布,马中赤兔”,是对吕布及他的坐骑赤兔马的夸赞。吕布先后跟随过丁原、董卓,并最终杀死了丁原和董卓。成为独立势力后,吕布与曹操为敌,和刘备、袁术等诸侯时敌时友,最终不敌曹操和刘备的联军,兵败人亡。 吕布虽然勇猛,但是少有计策,而且为人反复无常,唯利是图。在演义里,吕布是无可否认的天下无双、超一流武将,曾在虎牢关大战刘备、关羽、张飞三人联手,也曾一人独斗曹操军六员大将,武艺可谓公认的演义第一。著名的美女貂蝉上演连环计后,成为吕布的妻室。
丁原,字建阳,东汉时期官职执金吾,也是吕布的义父。丁原为人粗略,有武勇。董卓入京都后,利诱吕布杀了丁原。
董卓,字仲颖,东汉末期人物。何进宦官,但他的妹妹何太后阻挠,所以请了董卓领兵入宫作兵谏。何进被宦官杀掉了,董卓见袁术放火烧宫知道乱事已起,引兵急进,找到了少帝和陈留王。董卓把持朝政,为了加强自己的实力,利诱吕布杀了丁原。吕布果然杀了丁原,丁原的士兵全归董卓吞并。随后,董卓废除了少帝,立陈留王刘协即位,也就是汉献帝。董卓的举动及暴政惹怒了各路太守。终于爆发了董卓讨伐战。董卓抵挡不住,火烧洛阳,带献帝迁都到长安。之后,被王允设离间计,纵使吕布杀了董卓。
貂蝉,三国演义连环计的女主角。王允的养女,能歌善舞,有如天仙的美貌。貂蝉是三国演义虚构的人物,当然连环计也是虚构的。正史只记载“吕布和董卓的侍婢(禅)私通”,结果罗贯中就顺理成章的写了貂蝉这个角色。有言,貂蝉是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,可以见得三国演义有多么的影响力。貂蝉在演义中是位舍身报国的可敬女子,她为了挽救天下黎民,为了推翻权臣董卓的荒淫统治,受王允所托,上演了可歌可泣的连环计(连环美人计),周旋于两个男人之间,成功的离间了董卓和吕布,最终吕布将董卓杀死,结束了董卓专权的黑暗时期。
陶谦,字恭祖,任徐州刺史。在三国演义里上演“三让徐州”的剧情,是否属实,实在难以下定论。当时,陶谦为保徐州,只有交好曹操及袁绍(当时的两大势力)。此时曹操的父亲曹嵩正好避乱于琅琊,而琅琊正是徐州势力范围。曹操派人去接曹嵩,而陶谦为了表示友好也派人去护送曹嵩。曹嵩自琅琊赴兖州,一定经过泰山郡的华、费两省。这两省的陶谦军是当年被收服的山贼居多。当时的曹嵩可谓身家过亿,去兖州的途中单单是在家财的车辆就过百辆。这些山贼,看见这么多钱怎么可能不行动呢?结果这些家伙杀了曹嵩,而曹操就完全归咎于陶谦,遂领兵攻打陶谦。曹军势如破竹,连续攻下好几城,而刘备当时也赴往救济徐州。正在这时,陈留太守张邈背叛曹操,与其弟原广陵太守张超迎吕布入兖州,徐州就免于曹军屠刀。 陶谦因忧而病,临终前就把徐州让了给刘备。
公孙瓒,字伯珪,乃东汉北平太守。刘备第一个投靠的人就是公孙瓒,而且在公孙瓒营中认识了赵云。公孙瓒曾威震边疆乌丸(辽国),当时公孙瓒在外遇到了乌丸兵,便告诉随从如果不主动攻击他们就必死无疑。结果,公孙瓒成功以数十骑兵击退数百鲜卑骑兵,虽然自己也损失惨重,但至少吓退了乌丸兵,并自此逃离塞外。由于公孙瓒与袁绍争夺冀州,结果兵败,最后更被袁绍吞并,最终自杀。
赵云,字子龙,三国时期蜀汉著名将领。当袁绍占领了冀州,袁氏四世三公,名声远播,届时很多冀州人都投靠了袁绍。唯独常山这地方例外,经过商议后一致推举由赵云率领该郡义军投靠公孙瓒。过后赵云认识了刘备,再后来,赵云对只想割据一方、不恤百姓的公孙瓒感到失望而离去,最后公孙瓒灭亡。在刘备被曹操打败之后跑去投靠袁绍之时,赵云投靠了刘备。赵云曾经两度救过少主阿斗:第一次为长坂坡之战役深入百万大军毫不改色;第二次为截江拦阻中计归吴的孙夫人,然后夺回阿斗。赵云曾经多次深入敌阵为己方解围,刘备称赵云“一身是胆”,结果赵云有了“虎威将军”的称号。
张飞,字翼德,三国时期蜀汉著名将领。在中国传统文化中,张飞以其勇猛、鲁莽、嫉恶如仇而著称,虽然此形象主要来源于小说和戏剧等民间艺术,但已深入人心。其实,正史的张飞的确勇猛,曾率二十骑兵于长坂坡吓退曹军。而且书法不错,擅画美人,现今仍有其墨宝、画像留下。张飞对有学问的人很礼遇,如刘巴初降,张飞立即到其家拜访,但刘巴没有和他说过一句话,张飞虽然气愤,但没有抱怨说一句。张飞也惜英雄重英雄,如捉到严颜时,严颜宁死不屈,张飞敬重其为人,将严颜收为将领。可是张飞脾气暴躁,对士兵非常严厉。刘备时常劝张飞:“卿刑杀既过差,又日鞭挝健儿,而令在左右,此取祸之道也。”但张飞不听。果然张飞就是死在其部下张达、范疆之手。
第四节:吕布vs赵云,创业还是打工?
三国典故:吕布白云楼殒命——创业篇
吕布是个非常有能力的人,为了出人投地,先后认丁原与董卓为老板。因为吕布能力实在出众,两位老板先后认了吕布当自己的干儿子,希望吕布能够为公司好好出力。然而吕布实在是太渴望事业上的成功了,为了事业上的发展,先后把两个干爸爸都杀了。到最后,吕布依旧不甘心当经理人,索性自己开公司当了老板。
吕布在徐州开公司后,没有多考虑公司发展的事,考虑更多的是如何与貂禅风花雪月。正在扩大的曹操公司想统一北方市场,吕布的徐州公司就在家门口开着,无论如何,都要收购吕布的公司,于是曹操协同刘备,收购了吕布的徐州公司,抓住了吕布。
白云楼上,吕布向曹操表态,愿意做曹操手下的经理人,为曹操出力。曹操是位大老板,凡是人才都想招揽过来,但对吕布,曹操有点疑虑,于是问刘备:“兄弟,你说我是收吕布啊还是不收?”刘备一考虑,如果吕布当了曹操的经理人,哪里有自己的好日子过。于是刘备马上回答曹操:“大哥没有看见丁原跟董卓吗?” 曹操听后,马上叫人把吕布杀了。
三国典故:赵云千里奔刘备——打工篇
刘备第一次开的公司非常小,听朋友说曹操想收购陶谦的徐州公司,想借这个机会帮帮陶谦,关键是能够露露脸。于是刘备跑到公孙瓒那里借钱甚至借人。公孙瓒跟刘备是老朋友,不好拂老朋友的面子,就给了刘备一点,并把刚刚招聘的经理赵云也借给刘备。
刘备一见赵云就超级喜欢,马上发动温情攻势,希望赵云能够到刘备公司来工作。赵云也想到刘备公司来做事,但有点不得已。于是,赵云把自己从袁绍那里跳槽 到公孙瓒公司的事告诉了刘备,并说假如公孙瓒公司实在开不下去倒闭了,一定会来刘备公司做事。刘备这才稍稍安心,反正自己公司现在不大,只要赵云答应下来,总归会把赵云拉过来,先做个预约也好。
等刘备到徐州的时候,吕布抢了曹操的衮州市场,曹操不得不退兵。刘备落个轻松,在徐州混了张绿卡,就此留了下来。赵云不得不遵从公孙瓒老板的调令,离开刘备回了公孙瓒的北平公司。
过了几年,公孙瓒的公司倒闭了,赵云到处打听刘备的下落,得知刘备正去芒山找张飞时,赵云立刻赶到了芒山加入刘备公司,自此赵云成了刘备公司的签约经理。
赵云加入刘备公司后,一直辛苦工作,在刘备公司担任保安局局长。虽然官一直不大,但却担负着刘备公司最核心的任务。刘备死后,赵云在诸葛亮的手下继续为公司服务,在刘备公司终老后被评进公司名人榜。
创业还是打工?
三国时期,是个人都想开公司,很多经理人都有创业经历,像张飞、赵云、吕布、周仓等等。市场纷乱,没有找到合适老板的时候,很多经理人就开了个门面房在 那里耗光阴。赵云一听说刘备开公司了,立马就跟了去,加盟刘备公司效力,担任经理人,有了善终。吕布却不一样,始终想自己创业,公司一度发展得确实很具规模,大有走向国际之势。然而吕布跟赵云一样,从根本上说是个经理人,当老板是不合适的,最后吕布开的公司还是被大老板曹操收购了。
实际上很多经理人加盟到刘备公司时,刘备公司本身也就是个门面房,甚至还不如自己的 门面房漂亮。为什么这些经理人还是加盟刘备公司?大部分经理人知道自己的情况,只能做经理人,做不了老板。如果一定要创业,开个门面房肯定没问题,在那里 卖卖烧饼也能混日子,出去后也可以对别人说,嗨,我是老板,我手下有几十号人。
可一些有心的人,并不愿意做这样的小老板,还是希望去大公司当经理,以期获得事业上的更大发展。这些经理人知道,有些老板有一统全国市场的能力,像曹操、刘备就是这样的老板,跟着这些老板,只要好好干,前途肯定要比卖烧饼光明。
吕布经理一直不服气自己的命运,一定要自己创业,真不容易,吕布居然把门面房搞成了公司。以前是门面房时,其他人不在意,随意吕布去折腾。等吕布搞出公司来了,那些老板不干了。嗨,小子,开门面房就算了啊,居然敢开公司跟我抢市场,看我怎么玩你!说这话的不但有曹操还有刘备。
几个老板一联手,股市风云突变,活生生的把吕布公司给挤兑了,我们的吕布同志的创业梦就此打住,最后还丢了小命。
现代职场启示
很多青年人都想创业,经常抱怨上班太辛苦了、钱都被老板剥削去了、又一点自由度也没有;我要当老板,哪怕做得不开心也值得。
赵云能力高了吧,如果一定要做个武功比试的话,赵云不是探花就是榜眼;赵云做事谨慎了吧,用赵云的话来说,林子确实很大,鸟也确实很多,但我赵云都打过。
但赵云后来到刘备公司当了保安部长。因为赵云明白,如果自己还是开门面房,发展再大一点,肯定扛不住那些大老板的压力,与其如此还不如加盟大公司;再说大公司容易发展,一旦公司做大,不但自己有好处,连自己的子孙后代都有好处。
想自己创业当老板时,先考虑一下自己到底希望得到什么,是卖烧饼创业还是到大公司打工。打工还是创业,不但要考虑自己还要考虑下一代,应该为后人留点东西。
一想到创业当老板,很多人就脸上放光眼睛发亮,但还是应该用心想想,你适合做什么?怎样做才能够成就最佳人生。
马超,字孟起,乃三国时期著名将领。马超之父,马腾,是东汉末年的群雄之一。马超勇猛善战,曾经大败曹操,将曹操打得“割须弃袍”,狼狈逃跑。不过后来中了离间 计而败走,投靠了张鲁。在张鲁营下,马超求张鲁发兵给他进攻凉州,但每次都无功而返。张鲁不信任马超,派部下杨柏监视他。之后听说刘备正在围攻成都,于是将杨柏杀了并私底下投靠了刘备。后来刘备自称汉中王,封马超为左将军。刘备称帝,马超任迁骠骑将军,领凉州牧,进封斄乡侯。
关羽,字云长,蜀国著名将领,当刘备开始起义对抗黄巾时就在刘备身边。关羽自幼就熟读《春秋佐传》,所以在兵法方面有一定的智慧,不过他过于骄矜且刚复自用。。 关羽曾经投降于曹操,当时是为了保住刘备家眷,加上刘备不知所踪。虽然曹操已经知道关羽无心降魏,但也很努力的去留住他,不过最终当关羽知道刘备还在生, 还是离去了。关羽有“温酒斩华雄”、“千里单骑、单刀赴会”、“过五关、斩六将”、“水淹七军、威震华夏”等威水战绩。
许诸,字仲康,外号“虎痴”,是曹魏的其中一名大将;也是续典韦之后,曹操的新一任贴身侍卫。在战马超与韩遂那一次,由于曹操想从潼关渡河到对岸,就叫军队先渡,自己与许诸断后。马超得知就率兵前来突袭。许诸发现军队差不多都渡河了,就扶曹操上船。当时马超军队迫得紧时,众军士都想乘船。但船甲负荷过重即将沉了,许诸便斩杀攀船者。而且当时还以左手拿起马鞍保护曹操。之后掌船那个人在流矢中中箭而死,许诸便以右手控制船,并且成功渡河。之后,当马超与韩遂约曹操单马会语时,没人要与曹操同行,唯有许诸例外。会面期间,马超自负其武勇,想上前突袭曹操,但怀疑从骑是以武勇出名的许诸,便问:“公有虎侯者安在?”曹操便指着许诸,而许诸则怒视他。于是马超不敢轻举妄动,各自归营去。之后还发生了“许诸裸身战马超”的事件。
张鲁,字公祺,曾在益州牧刘焉手下任职督义司马,后與別部司馬张修率徒眾攻討汉中太守苏固,共取汉中。後來張魯殺掉了張修,獨據漢中;劉焉死後,其子刘樟繼任,盡殺魯母家室,張魯叛變,建立政權,以五斗米道教民; 之后投降于曹操。张鲁的祖父张陵,是五米教道的教祖,《道德经》是五米教的主要经典。张鲁少膺祖訓,在各地设立“义舍”,置“义米义肉”,免费提供给过路 者食宿,又怕人多吃,特地在教規上加了「人若食用過量,鬼能使其生病」。有人说过张鲁是没有野心的人,但是在一个动乱的年代, 再没有比批着宗教外衣的野心更能蛊惑人心了。从黄巾起义到太平天国的兴起,从十字军东征到纳粹第三帝国的坐大,古今中外,莫不如是。同样,宗教力量也成了 野心的催化剂。张鲁家族生活在汉末的乱世,前有大贤良师张角的功败垂成,后有巴蜀地区传统巫道力量的支持,坐拥山川之险,盈仓之财,要是再没有野心,那倒 反而成了笑话。还有,当张鲁投靠曹操之时,意味着张鲁政权是覆灭了;但巴蜀地区的五斗米道却未被消灭,而且反而随着张鲁及其部曲的北迁,又把五斗米道传播 到中国北方。估计张鲁自己也没想到,家族一手创建的五斗米教居然可以如此流传千古,直到今天仍是香火不断……
三国典故:关羽约马超比武
马超与许褚在渭水边斗殴不分上下,让马超的名气迅速传遍大江南北,有人甚至在江湖上传言“前三国吕布,后三国马超”。马超斗殴很牛,但拼市场实在一般,架不过曹操的手段,马超在渭水边吃了败仗后,投奔了张鲁。
张鲁跟益州的刘樟关系一直不怎么好,经常相互抢市场,马超做了张鲁的经理人,自然想为张鲁做点成绩,就主动向张鲁提出,去抢占刘樟的益州市场。刘樟听说是马超就吓呆了,为了保住自己的益州市场,不顾下属们的反对,把刘备请进了益州,希望刘备能够抵挡住马超的攻势。
在葭萌关这个地方,刘备手下著名的经理张飞跟马超单挑,不分胜负。
过了一段时间,刘备跟刘樟闹翻了脸,刘备想抢刘樟的益州公司,诸葛亮也来了益州。诸葛亮一来,立刻挖角,把马超从张鲁公司挖了过来,自此马超成了刘备公司的经理。马超加入刘备公司后,刘备很快收购了益州公司,并且稳定了下来。公司里盛传马超如何厉害,老经理关羽正在荆州公司担任CEO,关羽不爽公司的职员对马超的赞誉,提出要来益州公司跟马超做面对面的比试,看看到底谁才是公司真正的牛人。
关羽这个提议让刘备、诸葛亮急坏了,虽然公司已经收购了益州公司,但益州、荆州公司实际上并没有完全稳定,都需要继续努力才能够维护好现状,而这个时候, 荆州的CEO关羽为了跟马超一比高低,居然连荆州公司都不管。好说歹说,说马超不过是个经理,关羽是CEO,马超不好跟关羽相提并论,这才打消关羽来益州 跟马超比试的念头。
关羽犯了什么错误?
马超是新加入的经理,公司盛传马超经理能力相当高,因为马超曾经好几次让曹操吃了 大亏,此外马超的加入,使得刘备迅速收购了益州公司,加上马超几次跟著名的经理对决,都没有输过,公司里说马超能力高是正常的。一方面公司有意提高马超在 公司的威望,另一方面马超确实有不俗表现。
关羽是刘备委以重任的荆州公司CEO,作为刘备公司的分公司领导,应该更多地为整个公司的发展 着想,应该为荆州公司的稳定与发展多动脑筋。如果公司对关羽不器重,也不会让关羽担任分公司CEO,而关羽只是为了跟新招聘的经理赌一口气,争一争到底谁 是第一的虚头衔,居然要暂时放弃CEO的管理职责,想来益州与马超比试。
做为分公司CEO,第一要务是分公司的发展与稳定。无论如何,不管有什么个人恩怨,都需要放在一边,都应该为公司的发展与稳定考虑,应该从刘备公司整体出发,为公司的未来多多着想。
很明显,关羽是个不称职的CEO,不但小心眼,而且容易嫉妒,用这样的人担任分公司的CEO,分公司迟早会倒闭。
实际上,荆州公司后来果然像演戏一样的倒闭了,而且荆州公司的倒闭跟其他公司的优秀经理人无关,居然是被孙权公司的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年轻人陆逊算计掉了。
当时,陆逊在关羽荆州公司的门口开了个小门市部,整天装出个无所事事的样子,实际却拼命打听荆州公司的小道消息,表面上又对关羽极尽阿谀奉承点头哈腰之能事,让自大狂妄的关羽很是看不起他而疏于防范——有时候看不起人却是给自己设下了陷阱。
陆逊果然打听到荆州公司因为关羽管理过于严苛,要有重大人事变动,荆州公司的几个横竖都是死的部门经理起了异心,他抓住这个时机,与这几个部门经理联合,全线收购荆州公司——陆逊不出手则已,第一次出手就害得关羽大意失了荆州。
经理人的职责
公司职责。显然,作为经理人,不管是CEO还是CFO,第一要务应该多为公司着想,一个只为自己考虑不为公司考虑的经理人,不是一个合格的经理人。这样的经理人放在一些重要的岗位上,是非常不合适的,总有一天会出问题。
榜样职责。作为经理人,处理公务是自然的,但还要起到榜样带头作用。俗话说,什么样的将军带什么样的兵,说的就是这个意思。经理人在日常工作中应该时刻注 意自己的言行,因为下面有很多眼睛看着,几乎所有的下属都以经理为榜样,努力学习提高自己,经理的表现好坏,将直接决定团队成员的实际表现。
现代职场启示
现代职场里,很多人会犯与关羽类似的错误,这是很不应该的事情。其实公司安排某个人担任某岗位,都是有原因的,不会无缘无故安排一个人担任公司重要的岗位。既然公司已经安排你在某个岗位上工作,那你就应该做好本职工作,这样才不辜负公司的厚望。
仅仅是为了脸面就放弃本职岗位的正常工作,要这样那样,绝对是不应该的事情。在选择职员担任某个重要的岗位时,同样也应考虑这一点,安排不合适的人担任公司重要的岗位,等于给自己找麻烦。
隆中对策,三分天下?
之前有提过,刘备在三国前期前前后后投靠了很多人,刘表就是其中一个。徐庶,字元直,是一流的军事家。刘备在新野时,徐庶化名为单福投靠刘备。作为刘备的第一个军师,徐庶大展才华、连施妙计,为刘备出谋策划,短短数个月,击杀了曹将吕旷、吕翔,大破曹仁的八门金锁阵,而且还夺得了樊城。后来,因为程昱捉住了徐庶的母亲,以威胁徐庶投降曹营。徐庶投靠了曹营,且发誓在曹营里终生不献谋策。
第二节:三分天下图,给老板一份完美的策划
三国典故:诸葛亮的天下三分图
一个草民要想获得大成功,单单有能力是不够的,还要善于营销自己,善于让自己的能力在几张纸一张图上体现出来,得为一些企业家量身定做可行性极高的策划,一 旦获得企业家认可,成功的第一步就迈出来了。诸葛亮就是这样的草民,一位懂得老板心理、懂得怎样推销自己、懂得为老板制作策划的草民。
皇叔刘备从曹操那里逃出来后马上在徐州开了个公司,也没想一想曹老大是干嘛的,三两下,刘备被曹操像赶鸭子一样赶了出去,公司很快破了产。其后几次在市场上争锋,刘备都被曹操打得一败涂地。
刘备逃到荆州刘表那里,刘表让刘备在新野开了个门面房。这一开就是好些年,经过好几年的埋头苦干,刘备开始认真反思这些年来的创业路。创业真难啊,刘备想了想,自己开公司已经开了好几次,每次都是椅子还没捂热,公司不是被收购就是破产,混到现在也只有十万块钱,而且还是刘表那里借来的。怎么才能够把公司做起 来并做大呢?刘备一边编织着草鞋一边想,一脸茫然。
诸葛亮一直在山里耕地种田,有一次向好朋友徐庶吹牛,说自己要么不出去,出去肯定能够当超级航母公司的副总。徐庶也觉得诸葛亮当大公司副总没问题,后来徐庶帮刘备做事时,特意向刘备推荐了诸葛亮。
三顾茅庐的传说是假的,诸葛亮的营销才是真的。当刘备跟诸葛亮见面聊天后,诸葛亮拿出为刘备量身制作的三分天下商业计划书,明确告诉刘备,公司应该朝哪个方向发展,应该怎样做才是最合理的。听了诸葛亮的话,刘备就像白内障患者做完手术,眼前立马一片光明。
混了大半辈子,居然连公司的定位都没有搞明白,刘备狠狠地掐了一下大腿,疼但快乐着,公司发展现在有指望了,诸葛亮的天下三分策划,完全符合公司的发展需要和自己的远期目标。
老板在想什么?
当老板的,考虑的最多的是什么问题?是公司的定位问题。跟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一个道理,如果公司的定位没有理顺,以后的发展始终会缺乏方向性和战略性,不得不在市场里随波逐流。靠天收的方式,只是一个不切实际的乌托邦而已。
不管公司处在什么阶段,都需要给公司做定位,毕竟公司生存在社会里,社会始终是变化发展的,那就得结合社会现实,给公司的发展定位做修正做调整。往往最难拟 订的是公司的长线发展目标,长线发展目标一定要结合现实,一定要有可行性。当老板开公司开了几年后,一般情况下,对于公司的发展定位问题,都会考虑很多很 仔细。而老板往往因为陷入困局中,反而难以给公司做个准确的定位。
诸葛亮吃准了刘备,知道刘备的问题是什么,知道刘备的希望是什么,更确切一点的说法就是:诸葛亮知道老板需要什么,知道刘备需要什么,诸葛亮能够给刘备的公 司,开出一付绝佳的治本中药来。实际上,天下三分图不但是给刘备开的治病中药,同时也是诸葛亮给自己的职业人生做的最佳策划案。
开具药方的关注点
内部环境。每个公司的组织结构不一样,每个公司的发展阶段不一样,每个公司的内部压力也不一样。给老板开药方时,需要多了解公司的内部情况,尤其是人员构成。往往,公司的人员构成反映了老板的企业经营思路,也决定着公司目前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。
外部环境。外部压力始终是公司发展的推动力,如果压力过大,对公司造成的危险则是毁灭性的。如何规避外部压力,并实施有效的营销战略,化压力为动力,让公司进一步发展,是非常需要注意的事情。
老板性格。物以类聚,人以群分,什么样的老板决定着什么样的下属,跟老板性格始终不合拍,或者说存在性格方面的严重冲突,这样的老板最好还是不要跟,即使一时春风,最后依旧很无奈。
自我需求。为老板做策划书的目的,是为了公司的发展,但别忘记了给自己留个心眼,公司发展后要有自己的位置,别忙着给老板做嫁衣,却忘了给自己留件遮寒的衣裳。
现代职场启示
现代职场中,想出人头地迅速成长的年轻人非常多,但这类年轻人,主要以到处飞的绿头苍蝇为主。绿头苍蝇到处飞,往往死在苍蝇拍下面,下个轮回依旧是绿头苍蝇。
很少有像诸葛亮那样,结合一个公司的发展,有针对性地提出有见解的、有可行性的建议来,最终实现自己的职业目标。职场生存发展,想迅速地出人头地,解决老板 的问题是最重要的,那是你的价值所在,如果你能够提出一个让老板满意的解决方案来,能够体现出你的价值来,那你的发展就快了,成功的梯子也就放在你脚边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