廖化,字元俭,是蜀国的后期将领,以勇敢果断著称。廖化最初为关羽主簿,随关羽守荆州时兵败被吴国俘虏,但用计逃回蜀国。后三国时期,廖化多次参与北伐活动。廖化是三国中经历了魏、蜀、吴整个兴衰过程的极少数的人物之一。
刘禅,字公嗣,小名阿斗。刘备的长子,即蜀汉的后主。刘备去世后,刘禅继位成为蜀国皇帝。刘禅庸碌无能,军国大事先后全权委任与诸葛亮、蒋琬等。诸葛亮等贤臣相继过世后,刘禅无力把持国政,官黄皓开始专权,蜀国逐渐衰败。后来魏国大举伐蜀,刘禅投降;举家迁往洛阳,几年后过世。
事典介绍:
扶不起的阿斗?
刘备去世后,刘禅(小名阿斗)继承了蜀国的基业。刘禅继位时由诸葛亮等贤臣辅佐,后来这些人先后去世了,蜀国也很快就被魏国消灭了。刘禅投降于魏国,发生了一起“乐不思蜀”的事件。正因如此,后人用“扶不起的阿斗”比喻那种懦弱无能、没法振作的人。
乐不思蜀……
魏国大军侵入蜀国,势如破竹。姜维最终抵挡不住,兵败。刘禅惊慌不已,为了保命,他赤裸着上身、反绑双臂,叫人捧住玉玺出宫投降。刘禅做了魏国的俘虏,同时还有一大批蜀国臣子也一块儿成为俘虏。
蜀汉灭亡后,刘禅移居魏国的洛阳,被封为安乐县公。司马昭虽然知道刘禅无能,但是对他还是有点怀疑。害怕他表面上装成很顺从,暗地里却存着东山再起的野心。所以司马昭有意要试一试刘禅。
有一天,司马昭设宴款待刘禅,吩咐属下演奏蜀地的乐曲,并以歌舞助兴。此时,蜀汉旧臣们想起亡国之悲痛,个个都掩面或低头流泪。唯独刘禅怡然自若,毫无悲伤之意。司马昭见状,便问刘禅:“安乐公,你有想念蜀国吗?”刘禅回答,道:“这里很好,很快乐,我并不想念蜀国。”
散席后,刘禅的近臣郤正教他说:“下次司马昭再这样问,主公应该痛哭流涕地说‘蜀地是我的家乡,我没有一天不想念那里。’,这样也许会感动司马昭,而司马昭会放我们回去。”
果然不久,司马昭又问到了这个问题,刘禅就装作悲痛的样子,照剧本说了一遍。不过就是挤不出眼泪来,就只好闭着眼睛。司马昭听罢,就问:“这句话是人家教你的吧?”刘禅睁开眼睛,吃惊的说:“是呀!正是人家教我的,你怎么知道?”
司马昭很肯定刘禅的确是胸无大志的人,就不防备他了。
后人引用这句“乐不思蜀”来比喻在新环境中得到乐趣,快乐的忘了本,不再想要回到原本的环境中去。
事典探讨:
蜀中无大将,廖化做先锋?
这是中学时代的名句精华之一,所揭示的是三国后期蜀汉人才奇缺的历史事实,后来则引伸为泛指因为没有杰出人才,平庸之辈也能侥幸成名。
三国后期真的没有人才吗?我却不以为然。
首先,要谈的是什么是“先锋”?先锋是行军或作战时的先遣部队;多为探路、开路,或者先去突击、试着与敌人一博,以便灭敌人威风。所以,先锋往往都是勇将、猛将。
或许蜀国后期的确是缺乏猛将级人物,廖化这个老将身担先锋的任务。但是仔细一看,其实廖化一路走来的战绩也不赖的。廖化的战绩:击破南安太守游奕,射杀广魏太守王赟,抵抗郭淮进攻,迎回胡王治无戴等部落。 虽然战绩不是很出色,但是至少不是无能之辈。
所以呢,我个人认为“蜀中无大将,廖化做先锋”这句话,其实是指蜀国年轻一代没有杰出人物,非得要老将廖化当先锋。补充,其实这句话主要并不是指廖化无能,而是对廖化的肯定、对蜀汉末期年轻一代的叹息。
你认为呢?
《三国职场人生》第二章:找对你的定位
第五节:廖化VS无能? 平凡如我也能成功
蜀汉公司在刘备当老板时,吸引了无数经理人加盟。在刘备的大力推动、各位经理人努力工作的情况下,蜀汉公司能人辈出,最终让天下三分的初始发展构想成为事实。
廖化虽然能力不高,但做事情极其认真,关羽慢慢地也喜欢用廖化做事。后来关羽在市场上吃了东吴公司的一个闷亏,就让廖化请救兵,救兵没有请回来,关羽已经被人家给收拾了。
荆州公司被对手公司收购,廖化跟其他荆州干部全部到了益州,在益州公司廖化继续受到刘备的重用。刘备死后,诸葛亮上北方抢市场,因为廖化做事确实认真,诸葛亮调任廖化担任部门副经理。廖化也确 实争气,在经理的岗位上做得还真不赖,虽然被对手公司取笑,但廖化丝毫不见怪,笨鸟先飞,勤能补拙嘛。几次市场争夺后,廖化因功转正做了部门经理。
廖化晚年时公司倒闭,但廖化一个卖馒头的,已经做到蜀汉公司的部门经理,确实让人惊叹不己。
能力低也能成大事
廖化能力低是不争的事实,很多人只看到了廖化的弱点,并没有仔细想想廖化的优点。
廖化能够当经理,跟廖化自身的努力是分不开的。廖化做事情极其仔细,做事情干净利落从不拖泥带水,虽然很多事情做的并不是很好,但至少表面看上去,你挑不出错误来。没有能力创新,但廖化用他的勤奋努力弥补了这个缺点,始终能够让部门运转,这就是廖化的一大优点。
实际上,别说廖化无能,很多自觉能力很高的经理人,还不如廖化。比如说关羽,他能把一个公司给搞垮了,如果廖化是分公司老大,一旦觉得公司有压力了肯定去搬救兵,起码不会像关羽一样把公司产业赔个精光。
普通人的成长阶梯教室
忠诚第一。如果发现自己的能力确实不高,那就认了吧,没有什么关系。公司调任职员担任领导时,能力其实并不是第一要素,忠诚度考核才是最重要的。只要你对公司忠心耿耿,老大肯定心里有数。到时候,老大会觉得你对公司足够忠诚,从而调用你去负责一些重要的岗位。
勤能补拙。再聪明的人,如果懒,那就什么指望也没有。
“江郎才尽”里,江郎借口自己的笔被别人拿走了,所以写不出好文章,那是蒙人的。事实的真相是,江郎发达后除了吃就是喝,再也没有努力工作过。人勤快一点,做的事情自然多,积累的经验自然也多。
做事仔细。能力不高没关系,做事情仔细点每个人都可以做到。事实上,几乎所有的领导都讨厌做事不仔细的人,尤其是那些自以为是的“聪明人”。这也是为什么社会上很多自诩能力极高的人,始终没有出头之日的最重要的原因。
做事干净。做一件事情就了一件事情,尽管做得不是很好,但只要你能够基本完成任务,老大对你的期望也就达到了。老大并不指望你有什么创新行为,只要你做事情干净利落,不给老大“找麻烦”,那就是你最大的成绩。
现代职场启示
现代职场上几番争斗下来,很多人发现自己原来并不是那样聪明,灰心失望之下,慢慢放弃了对事业的追求。其实能力问题确实是制约一个人成长的因素,但不是关键因素。像廖化那样,对公司忠心耿耿,工作认真、做事仔细、干净利落,最后你还是有升职发展的机会的。
一个人能力低不是错,如果把能力低当成借口不想努力提高,那绝对是这个人的错了。
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